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就是客气客气,你还来真的?_神探:睁开双眼,我被铐在审讯室
趣书网 > 神探:睁开双眼,我被铐在审讯室 > 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就是客气客气,你还来真的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就是客气客气,你还来真的?

  “就从……支锅开始。”

  乌沐阳奇怪:“这还用问吗?现在不是网络很发达,你们可以自己去搜。”

  陈益笑道:“没事,纯属闲聊。”

  乌沐阳点了点头,道:“支锅是倒斗队伍的骨干,一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耗子,负责将队伍剩余的人集合起来,很好理解。”

  陈益:“要是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得到了一个古墓位置,你觉得他能把锅支起来吗?”

  乌沐阳:“也可以,但还是需要有经验的人带领。”

  陈益:“支锅之后呢?”

  乌沐阳:“支锅之后就是掌眼和腿子了,掌眼需要精准的判断力和文物鉴定能力,腿子就是干活的,挖墓排障等等。”

  陈益微微点头,确定对方所说和陶尚立一般无二后,问道:“乌老爷子,我举个例子啊,你听听。”

  “假如我得到了一个古墓的位置,但没什么经验,需要一个团队一起下墓。”

  “然后,先找到一个经验丰富精通定穴的人,他又帮我物色了一位掌眼,五名腿子,随即我们一起下墓。”

  “结果出来之后,我们手里的货经过鉴定都不值钱,而且还有假的,只有掌眼手里有真的,这是什么情况?”

  乌沐阳理所当然道:“这还用问吗?掌眼把你们坑了。”

  陈益:“那要是还有人非正常死亡呢?”

  “嗯?”乌沐阳目光微凝,“发生活种了啊?”

  陈益:“什么意思?”

  乌沐阳:“哦,活种就是互相残杀,弄死同伙。”

  陈益想了一会,道:“掌眼欺骗我们,让我们以为手里的是真货,然后在过程中发生了自相残杀的事情,对吗?”

  乌沐阳点头:“根据你所说的,应该就是这样。”

  陈益:“如果我们几个都不认识,但只死了一个人,这种情况如何解释?”

  乌沐阳端起茶杯,说道:“那可能性就多了,可能在倒斗的过程中,几人达成了共识,共同对付某个人。”

  “主要看你说的这个人是谁。”

  陈益:“团队核心,组织者,经验丰富的定穴者,真正的支锅人。”

  听得此话,乌沐阳笑了笑:“那我明白了,简单。”

  “支锅啊,是有利益倾斜的,这件事需要在动身之前说清楚。”

  “比如,分配上占据的比例多一点,这种情况比较普遍。”

  “如果是我的话,我会选择首选,意思就是把得到的水头聚在一起,我有优先选择权。”

  “既然优先选择,那我自然拿最有价值的,相应的危险就大了,所以我一般不会和陌生人下墓……呃,干活。”

  “动辄几十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东西,财帛动人心啊。”

  陈益略微沉默,继续问道:“支锅懂文物鉴定吗?”

  乌沐阳:“懂,但不如掌眼,不然还要掌眼干什么。”

  陈益:“所以说我这个团队中,支锅有可能也被坑了,他死于怀璧其罪,讽刺的是他想保护的东西,其实根本不值钱。”

  乌沐阳点头:“嗯,有这种可能。”

  “不过你说的情况啊,墓的年代需要近一点,越近假货越多。”

  陈益:“清墓呢?”

  乌沐阳:“清墓?清墓差不多,最值钱的也就是官窑和玉器了,其他的基本都被博物馆收录,运气好说不定能有明唐甚至更早的东西。”

  陈益:“有没有可能,存在价值比较高的镜子。”

  乌沐阳给陈益续上茶水,说道:“铜镜啊?唐明宋的铜镜都相当稀罕。”

  陈益:“比如?”

  乌沐阳:“比如唐代海兽葡萄镜,现在价值数百万甚至一千万以上。”

  陈益:“这玩意清代可以造假吗?”

  乌沐阳点头:“可以,不止是清代,宋之后就可以了,但采用的方式比较原始,但也能以假乱真。”

  “比如,直接翻模。”

  “以前的铸镜方法都是翻模,泥模啊蜡模啊,在模上进行刮形,雕刻花纹以及铭文,最后铸造。”

  “宋之后的仿品,一般都是用汉唐的铜镜直接翻模,做工差的纹饰模糊线条不流畅,做工好的就比较精美了。”

  “当然,很多仿品制造者喜欢反其道而行之,故意把纹饰弄的模糊,因为真镜经过很长时间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属于鉴定的依据之一,这就比较考验眼力了。”

  说到这里,他看了陈益一眼,有所迟疑之后,忍不住:“你……问这些干什么,难道你刚才说的死了六个人,就是……”

  陈益打断道:“乌老爷子,说实话我们也不知道,要是知道的话,就不会费功夫来问你了。”

  乌沐阳不再多问,反正和他也没什么关系,就是不知道死的人他认不认识。

  关系比较好的都还活着,最近一段时间也没听说发生大事,想来应该不是圈内知名人物吧。

  就在他刚刚升起这个念头的时候,陈益突然递过来一份名单。

  “乌老爷子,这几个人看看认识吗?”

  出于好奇,乌沐阳连忙接过,扫了一眼后,指着其中一个名字说道:“这个叫曹茂军的我好像有点印象,其他的就很陌生了。”

  陈益将名单收起,说道:“他是大学历史教授,在文物鉴定上有着一定造诣。”

  闻言,乌沐阳脸色露出恍然之色:“我想起来了,的确有这么一个人,眼力还是可以的,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,得……二十多年了吧?

  陈益嗯了一声:“差不多。”

  乌沐阳感叹:“时光飞逝啊,转眼大家都老了。”

  此时,陈益拿起乌沐阳面前的茶壶,给对方斟了点茶,口中说道:“乌老爷子,咱们江城或者整个东洲范围内,比较出名的支锅你知道几个,时间二十五年前,不论被抓与否。”

  这个问题让乌沐阳顿时警惕起来:“你啥意思?!我不知道。”

  陈益:“你肯定知道。”

  乌沐阳:“我真不知道,被抓的时候该说的都说了,你去翻卷宗吧。”

  陈益笑道:“咱刚才不是说好了么,知无不言,您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啊。”

  乌沐阳皱眉,不满道:“那你也不能问这么敏感的问题啊,我就是客气客气,你还来真的?”

  “反正我不知道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shu9.com。趣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qushu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